

不少人都关注登陆后就消亡?台风才没有这么“乖”!和一些台风登陆以后减弱多少的话题,但是大家不了解,接下来听小编的讲解吧!
台风登陆后,并不意味着
它的生命就这样“草草”结束了
仍然有可能
继续造成严重风雨影响
甚至可能再次“复活”
那么台风登陆之后
“目的地”到底有多少种?
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
一般来说,台风登陆后的最终命运是逐渐减弱、消亡。这是因为,一方面,与海面相比,陆地表面更加粗糙,障碍物也较多。经过陆地表面的摩擦力会消耗台风的能量,使其减弱;另一方面,海面有充足的水汽,可以持续支持台风。为了补充能量,登陆后水蒸气等能源会迅速减少,台风会不断减弱直至消亡。但在此过程中,如果大气环流、地形等因素配合,台风可能会给距登陆点数千里之外的地方带来特强降水。
台风登陆后,可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流引导下继续北上。但如果途中遇到特定的大气环流情况,其残余环流可能会被拦截并长期滞留在某个地方,积累极端降水。比如,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里,在北上途中,副热带高压与西部另一条高压脊相连,形成横跨北部的“高压坝”,已被“严重破坏”。陆地摩擦力。“杜苏瑞”无法突破这一障碍,不得不在华北地区减速。同时,“杜苏瑞”余环流与东北侧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急流,源源不断地输送水分海上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,为持续降水提供了充足的“原料”,急流遇到太行山、燕山山脉,当地形被迫上升时,水汽凝结,进一步促成强降雨,最终形成强降水。京津冀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。
有时,北上的台风可能会转变为温带气旋。这种变性是指热带气旋北移至温带后,由于外界环境温度、湿度、气压等条件的变化,其暖核对称结构被破坏,冷空气反而流入,形成深冷核心中心。使其失去热带对流系统的特征,转变为温带气旋。台风的退化并不意味着风雨会减弱。相反,与冷空气的结合会使退化的温带气旋激发出更大的能量,带来更强的风暴和降雨。例如,2018年第18号台风“温比亚”书写了132小时的漫长生命史。它从上海登陆我国,沿途散布大量降水,三天后在山东北部转变为温带气旋,进入渤海。由于与冷空气结合,其退化后一度加强,持续给山东半岛和东北地区南部带来风雨。
2018年8月16日至21日受台风“翁比亚”影响各省累计降雨量实时图
除了登陆后不要放松警惕之外,台风登陆点以外的地区也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。一般来说,台风主发区降水集中、面积较大,但其外围环流的影响也不容小觑。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提到“台风逆槽”,它是台风远距离引发强降雨的“利器”。台风逆温槽是一种大气环流情况。是台风环流北部出现的南风与偏北风的切变。是一个向北突出的低压区。台风逆温槽为狭窄的气流辐合带,气流辐合和上升运动较强,非常有利于降水的形成。当台风外围的倒槽延伸较远时,可引起长距离降水。例如,今年第4号台风“塔利”在广东省登陆,但其形成的台风逆槽位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地,给千里之外的江淮地区造成特强降水。简而言之
面对即将来临的台风
你必须密切关注它的动态
以及可能产生的持久影响
无论台风登陆后
还是台风登陆地点之外?
我们需要警惕它带来的后果
暴雨及城市内涝灾害
山洪、泥石流、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
对于一些登陆后就消亡?台风才没有这么“乖”!和台风登陆以后减弱多少的相关信息,本文已讲解完毕,希望各大网友喜欢!
评论已关闭!